随着盛夏来临,小龙虾以其鲜香诱人的口感成为国民消暑夜宵的首选。然而,近日来,江苏和江西等省疾控部门先后发出重要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小龙虾美味的同时,建议一次食用数量不超过10只,以避免过量摄食导致哈夫病的发生。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小龙虾到底还能不能吃?吃多少?怎么吃?一道美食问题硬生生演绎成了科学问题。
夏日里食用小龙虾的安全措施不容忽视
哈夫病:一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哈夫病。
哈夫病(haff Disease),又称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细胞受损,进而造成细胞内物质泄漏至细胞外和血液循环中的临床综合征。患者通常在食用水产品后的24小时内发病,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直、震颤、触痛、大汗等体征,还可能出现黑尿、全身不适、麻木、胃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哈夫病首次被记载是在1924年,在当时德国波罗的海沿岸的柯尼斯堡地区爆发了以“严重肌痛合并酱油色尿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考虑与吃了潟湖中的鱼有关系,因此部分地区也称其为潟湖病。
随后的时间,在世界多地都有类似疾病报道,共同特点是患者都食用过水产品,涉及的水产品种类也较多,有淡水类,也有海鲜。如三文鱼、水牛鱼、鳗鱼、狗鱼、银鲳鱼、小龙虾等都有报道。
我国首次报道类似疾病是在2010的江苏南京,发生在一位食客食用了23例小龙虾之后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病例,最后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确定为哈夫病。此后10年间,全国约有10个省市自治区出现过类似病例,其中1例死亡病例出现在上海市,也是我国第一例由于食用小龙虾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
有专家提出哈夫病病因,可能是由于某种未知条件产生的脂溶性、热稳定的淡水或微咸水藻类毒素在水生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现象造成。由上述研究推测,该致病因子可能是一种未知的、不在现今毒素检测范围内的毒素,或是几种已知毒素复合而成的化合物。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摄食也可能在体内富集未知名的毒素,其体内可能含有某些尚未被完全识别的生物或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大量摄入或个体对某些物质敏感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哈夫病。
哈夫病可能出现肌肉僵直、震颤、触痛、大汗等体征,还可能出现黑尿
哈夫病与小龙虾:并非必然联系
尽管每年都会有因过量食用小龙虾出现肌肉酸痛、全身乏力、胸闷心慌、尿液颜色呈酱油色等症状而进医院治疗的人,但科学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食用小龙虾就一定会导致哈夫病的发生。哈夫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医学界普遍认为,它可能与个体差异、食物中的某些生物毒素或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哈夫病归咎于小龙虾的食用。
美国FDA曾经对可疑的小龙虾样品进行重金属、农药、除草剂、淡水和海洋藻类毒素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早期网上有传言洗虾粉是致病原因,但医生表示,洗虾粉中虽有草酸的成分,含量却不足以引起人体们产生肌肉溶解。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疾控、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等专业机构都曾公开表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吃小龙虾会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除了食用小龙虾等水产品外,引发哈夫病的因素还包括过度运动(如跑马拉松、不当使用筋膜枪)、中暑等,部分药物感染,某些代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相关症状。
科学界权威的说法,尽管帮助小龙虾摘掉了哈夫病罪魁祸首的帽子,但在夏日里食用小龙虾的安全措施还是不容忽视。
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寄生虫,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彻底把食物煮熟,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有些地方的人喜欢吃醉虾,这是有风险的,酒能杀菌但未必能杀死寄生虫。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在100℃的温度条件下烧煮10分钟以上。
同时,专家建议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以及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小龙虾。野生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和其他污染物,这些有害物质在食用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避免食用虾头,因为虾头富集这些重金属,并可能寄生微生物和寄生虫。
所以,哈夫病虽然与小龙虾食用相关,但并非是必然联系。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只要注意适量食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烹饪熟透,就可以大概率降低患哈夫病的风险。不过,对于易过敏人群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应谨慎食用小龙虾,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在追求美食的同时,健康永远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小龙虾和哈夫病的关系,既享受美食的乐趣,又保障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