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宜养肾。《黄帝内经》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利于人体阳气与肾精的闭藏。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
另外,过了立冬时节,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万物凋零、寒风凛冽的冬天,而南方的广东因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日间阳光和暖,气候干燥,但早晚寒凉,温差较大。在这秋冬交替之际,养生调理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可适当进补强身,同时注意防寒防燥,总以润燥养阴、护阳补肾为重点。
润燥养阴的药膳汤茶食谱
健脾润燥汤
材料:薏苡仁、淮山、莲子、芡实、沙参、百合、玉竹、枸杞各15克,陈皮5克,瘦肉或猪骨头250克,盐适量。
做法:将诸药洗净,放入瓦煲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瘦肉或猪骨汆煮1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瓦煲,与药材一同大火煲开后,文火再煲约40分钟,加入食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润燥。适用于脾虚肺燥型患者食用。表现为烦躁、口干、皮肤干燥、疲乏、胃口差、腹胀、大便稀溏或干结等。
海底椰无花果煲鸡汤
材料:海底椰10克,新鲜无花果4-6个,石斛10克,枸杞10克,陈皮5克,蜜枣1枚,鸡半只,盐适量。
做法:将诸药洗净,放入瓦煲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鸡半只,去皮,切块,汆煮1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瓦煲。与药材一同大火煲开后,文火再煲约40分钟,加入食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适用于阴虚肺燥引起的口鼻干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
● 五指毛桃杏仁汤
原料:五指毛桃30~50克,南北杏各15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五指毛桃、南北杏洗净,用清水浸半小时;猪脊骨洗净,切块。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煲1~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五指毛桃有“南方北芪”之称,可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舒筋活络、提高免疫力和强身健体,加杏仁可增强理气化痰止咳的功用;用于平时保健,脾气虚,初起咳嗽有痰,免疫力低者。
党参山药陈皮粥
原料:党参10克,山药20克,大米(或小米)100克,陈皮5克。
做法:党参、山药洗净切小丁,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煮开后10分钟,加入洗净切碎的陈皮,再煮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可用于脾气虚、痰湿重,食欲不振,免疫力低者。
护阳补肾的药膳汤茶食谱
# 牛大力杜仲猪尾汤
食材:牛大力30g,杜仲15g,五指毛桃20g,猪尾1条,生姜3片,大枣8枚,适量的盐。
做法:首先把猪尾去毛洗净,牛大力、杜仲等药材洗净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没过食材,先大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炖40分钟左右,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强筋骨,壮阳补肾。
# 枸杞红枣乌鸡汤
食材:乌鸡1只,枸杞15g,红枣8枚,陈皮3克,生姜3片。
做法:把乌鸡去除内脏和羽毛后清洗干净,剁成小块,把准备好的中药一起放入砂锅内放上水,旺火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炖煮,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益气补血、补肝益肾。
# 沙参玉竹水鸭汤
食材:水鸭1只,沙参10g,玉竹10g、莲子10g,红枣8个、枸杞10g、盐适量。
做法:水鸭洗净砍大件,飞水捞出,用清水冲洗水鸭备用;沙参、玉竹等药材清洗干净。待锅冷却后往锅内注入清水,放入水鸭。加入沙参、玉竹、红枣等,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转中小火煮1.5小时。最后30分钟加入枸杞,煮好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益气,补益肺肾。■
# 补肾强腰汤
材料:巴戟20克,杜仲20克,熟地30克,杞子20克,淮山50克,猪脊骨500克,红枣5枚。
制法:以上食材洗净,猪脊骨水焯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锅内,加足量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续煮约2.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强腰壮骨。适合劳损体虚,肝肾不足,腰腿酸软之人。
# 板栗乌鸡汤
材料:乌鸡500克,板栗200克,山药50克,红枣5枚,枸杞15克,生姜3片。
制法:乌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块;板栗剥壳去皮,将红枣、枸杞洗净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汤煲中,加足量水,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肾益精,健脾养血。适合脾肾两虚,精血不足之人。
# 虫草蒸老鸭
材料: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
功效: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
首乌红枣桂圆粥
材料:何首乌30克,红枣5枚,桂圆肉15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以上所有材料洗净后,红枣去核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水,加入何首乌,中火煮1小时,滤出汤汁,去掉药渣。将首乌药汁倒回锅中,把其余材料加入,再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45分钟,适时搅拌,最后加入冰糖续煮5分钟即可。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黑须发,养容颜。适合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人。
推荐五道食疗茶饮
● 黄芪灵芝茶
原料:黄芪15克,赤灵芝15克,大枣15克。
做法:上药加水煎煮30分钟后饮服,可反复煎泡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强身,扶正御邪,提高免疫力。适用于气虚体弱,气短自汗,脾虚泄泻,食欲不振,反复感冒等症者。
● 玉屏风茶
原料:黄芪10克,白术、防风各6克。
做法:上药洗净,加水煮开,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功效:实卫固表,益气止汗,提高免疫力。用于平素气虚,免疫力低下,易于感冒者。
● 紫苏玫瑰花茶
原料:紫苏叶10~15克,玫瑰花10~15克。
做法:上药洗净,冲入开水,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辟晦止呕,疏肝理气。尤其适用于初感风寒、胃脘不适、胸闷不适、情志不舒者。
五物黑发饮
材料:黑豆50克,黑芝麻30克,黑米20克,碎核桃仁10克,去核红枣1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打成浓浆,然后把浓浆倒入锅中,使用中火,边煮边搅拌至煮开后加入适量冰糖,再煮3分钟即可。
功效:补肾养血,乌发养颜。适合肾气不足,头发干枯易折、易脱或早生华发之人。
四套预防保健操
1、摩头擦体(干浴)
此导引术可增强人体卫表之阳气,提高免疫力。
具体方法为:端坐或盘腿而坐,搓热双手,贴于面部,自下而上,自中间向两边进行“干浴面”,六个来回后,十指微缝贴于前发际,由前向后进行“十指梳头”,重复6次;再以两掌自风池穴经胸锁乳突肌,从颈部两侧推至身体前面,再依次摩擦后背及四肢,每个部位均重复6次。
每日可做2~3次。在太阳出来后至正午前完成此导引术效果最佳。
2、鸣天鼓
此导引术可调动督脉之阳气,同时祛风散寒。
具体方法为:以双手紧捂双耳,将食指与中指重叠后敲击后脑的风池穴,或直接以四指同时轻拍风池穴与风府穴。每次轻敲24下。
3、八段锦
八段锦可同时调整五脏六腑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防病抗病及抗衰老的能力。
每日可将全套八段锦完成2~3次。
4、穴位按摩
可按摩风池、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保健,按摩顺序为从上到下,每个穴位每次按摩3~5分钟为宜。■
5、重点穴位按摩
肾俞穴
定位:在腰部,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双腿并拢坐于床边,手掌对搓直到手心发热,然后轻轻贴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的肾俞穴(在与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边两指宽的位置),直到有热感为止。
功效:早晚各一遍,每次按摩200次,肾俞穴是很好的补肾穴,按摩可强肾纳气。
关元穴
定位: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前正中线上,肚脐直下三寸处。
方法:古人描绘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可见关元穴的重要性。每天可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用双手食指指腹重叠在一起,点按穴位2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经常按摩能起到补益元气、强身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
涌泉穴
定位: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2、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方法:睡前用热水泡脚,按揉足心涌泉穴有酸胀感为宜。泡脚水温为40℃左右,最佳时间为19~21时,这时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
功效: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坚持泡脚、按揉足心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肝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