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饲料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目前饲料行业适逢两年的机遇窗口期,2022年的竞争形势可以总结为:小型企业退出,中型企业无竞争力,大企业陷入养猪不能自拔,有些大企业进入老年期。饲料行业市场饱和后进入整合期, 将出现20%占有率的大公司,比如国内上千万吨产能的饲料企业,2020年的时候还只有3家,2021年已有6家。”
2022年3月,大北农曾在一场投资者交流活动中也作出了如上判断。随后,饲料行业就开启了更为艰难的2022年,陷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下游养殖行业需求减弱的双重压力,
市场压力之下,饲料企业陆续开启了十余轮提价,以此减轻经营压力。浙商证券农业首席孟维肖也注意到,在2022年,龙头饲料企业降价的幅度或者提价的幅度要低于其他小企业,以此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可以预见,未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已成为饲料行业的主旋律,如大北农就设置了近期市占率10%,中远期20%,远期30%的目标。其余饲料企业也规划了在2023年进一步扩张产能和销量的目标。
展望2023年,多位受访者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上游原材料成本有望下调,但随着大型饲料企业的逐步扩张,行业竞争会愈演愈烈,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豆粕价格将高位下行,玉米价格表现坚挺
回顾2022年,饲料行业普遍承受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22年7月起,豆粕价格开始直线攀升,月均增幅高达500元/吨,其中11月上旬豆粕价格(粗蛋白含量≥43%)甚至达到5561元/吨的历史高位,相较1月暴涨1988元/吨,涨幅高达55.6%,与此同时,玉米价格也持续居高不下,截至11月下旬,玉米价格达到2855元/吨,相较1月2628.2元上涨226.8元/吨,部分地区价格早已突破3000元/吨。
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企业也开始纷纷调价。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截至11月16日,生猪饲料、肉鸡饲料、蛋鸡饲料平均价格分别较年初上涨17%、14%、19%。
但饲料价格上涨也难以缓解饲料企业的压力。海大集团就在2022年半年报、三季报中透露,上半年全国配合饲料产品加权平均价虽同比上涨6.9%,但远低于主要原材料玉米、小麦、豆粕等涨幅,饲料行业成本向下游养殖行业价格传导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受到挑战。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不少小型饲料企业陷入生存危机。一位饲料企业采购部负责人曾对《经济日报》表示,小型饲料加工企业原料库存少,规避风险手段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而大型饲料企业库存充足、产业链完整,不仅能够部分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还能熟练运用期货、期权、基差等衍生品市场工具对冲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从下游来看,2022年上半年,下游养殖企业普遍陷入亏损,饲料需求减弱,饲料企业提价空间有限,双重压力下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不过,进入2023年,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难题有望缓解。“我们预判豆粕还是会下降,但想下降到以前的水平是不可能的。”谋易咨询首席顾问官王中认为,在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饲料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营销和管理能力的竞争走向采购能力的竞争。
孟维肖表示,豆粕从10月份开始价格下跌,从基本面来看,豆粕2023年大概率应该价格下降,但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下游需求跟小麦的替代也基本上告一段落,另外明年猪、奶牛、黄牛养殖会呈现量价齐升的走势,所以玉米应该是高位震荡,或者有可能会创出新高。
根据卓创资讯分析,预计2023年国内豆粕价格将高位下行,玉米价格表现坚挺,且均处于近年相对高位。其中豆粕年均价4222元/吨,同比降幅8.27%;玉米年均价2756元/吨,同比略涨0.88%。按一般饲料配比计算且不考虑其他小料,预计2023年生猪饲料、蛋鸡饲料均价分别为3200元/吨、3215元/吨,同比跌幅分别为1%、3%,均处于2020年以来的较高位,畜牧养殖饲料价格依旧居高难降,将是畜牧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饲料企业2022年面对的压力也有望缓和。广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展望2023年,预计明年1季度末生猪供给逐步进入上升通道,禽类存栏在高利润刺激下也有望逐步提升,在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步企稳背景下,畜禽饲料行业景气有望回暖。
孟维肖也对界面新闻分析,明年的水产饲料增速应该比较乐观,禽料增速的确定性次之,目前毛利率已经很低了,再加上下游禽类养殖利润较低,明年行业竞争更加的白热化,猪料则应该有回暖和放松。
预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但2023年,饲料行业或许仍将延续激烈竞争的局面。
除提高自身的采购能力外,进一步扩张产能也将成为饲料行业2023年的主旋律。“这几年整体来看,产能扩张已经成趋势。目前饲料成本竞争已经白热化,只能通过扩张产能来降低成本,如大北农所做的收购,尽管大部分都不成功,事实上也是这种想法。”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创始人戈军伟分析。
2022年上半年,大北农曾尝试收购正邦科技旗下8家子公司和湖南九鼎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收购正邦科技旗下8家子公司的打算,大北农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表示:“此次收购目的为抢占西南地区的市场,通过并购扩张,快速整合资源,向饲料行业龙头企业靠拢,公司未来还会保持饲料投资的‘大幅度上升趋势’,在短期内尽量市场占有率达到10%,长远达到20%。”
此外,大北农还曾在6月6日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6亿元,用于饲料生产项目、种猪养殖及研发项目、总部创新园区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募集的资金中超过8亿元投入7个饲料项目的建设。
“这两年饲料企业犯了焦虑症,自己去做养殖,经历了2021年后这个势头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企业选择退回来,专门要把饲料做好,像大北农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还有的饲料企业就会更加坚定不移的做养殖。”王中说。
除大北农外,新希望六和也制定了进一步扩张饲料业务的计划。数据显示,新希望六和2021年饲料产量2854万吨,饲料销量2824万吨。而2023年,新希望六和规划目标为生猪出栏量不低于1850万头、饲料总销量约为3500万吨。
海大也提出了2025年年产饲料4000万吨,将通过租赁、自建、并购、合作经营方式等方式实现产能目标,增速继续提升。
但龙头饲料企业的扩张也意味着中小企业市场份额的缩减。多位受访者都对界面新闻表示,饲料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整体上这几年饲料的销售没有增加,但份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小企业流向大企业,从大企业流向强的企业当中,此外就是大企业增加了很多自用的部分。”王中说。
过去几年,饲料行业集中度一直不断提升。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自2006年以来,国内饲料企业竞争加剧,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在2020年我国饲料企业数量为5016家,相较历史高点的15518家已经减少2/3。
与此同时,年产10万和百万吨以上规模的饲料企业数量则逐步攀升。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749家,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33家,后者在全国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为54.6%;2021年,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957家,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39家,后者在全国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为59.7%。
在2022年,这一趋势越发明显。大北农在2022年3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将2022年的竞争形势总结为,“小型企业退出,中型企业无竞争力,大企业陷入养猪不能自拔,有些大企业进入老年期。”
展望2023年,戈军伟认为,产业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升,“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要被淘汰,行业趋向两极分化,好的企业越来越好,产能越来越大,剩下的越来越差。目前来看全国性的龙头和区域性的‘地头蛇’企业活得比较好。”
“未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已成为普遍趋势,集团企业已经占据了主流,当地的小饲料企业已经举步维艰。”王中也概括。